查看原文
其他

交换机 | 英国国王学院的数字人文教学

包晗 零壹Lab 2022-10-08

Digital Humanities

数字化+人文学?

想+做?

我们如何了解无法了解的知识?

我们如何推测未知的信息?

“媒介即信息”,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决定了我们的处境。身处数字时代、身上标记着“01”代码的我们,像一群被决定、被推动的探路者,一边抵抗信息过量的困扰,一边拥抱新媒介的便捷。资料仅仅是真相的幻影,更多的数据并不能引导我们发掘更多的真相,相反它只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海量数据虽然可以提高洞察能力,让我们从中找到“是什么”,却不一定能让我们找出“为什么”。“大数据以人为中心”、“拥抱不可预测性”、“数字主义”等理念逐渐成为人文学术研究的主流。人文追逐着数字远行,GDP或经济效益考量的都是数字结果的现实利益,而这些理性冰冷的数字逻辑背后,如何平衡生存价值、道德尺度和环境代价,则需要温情的人文关怀。


11月初,结束了博士生资格考试,到了博士候选人的身份,经过三个半小时的Viva(口试)后,我独自坐在Drury Lane的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等待着隔壁房间三个考官讨论考试结果,浮想联翩。学院即将从Drury Lane搬家,我看着陪伴三年研究的小屋内空空荡荡的书架,内心不能平静。我回忆起当初误打误撞从文化创意产业(CCI)和全球化新闻(Global Journalism)转到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的经历,没想到这一入门就是三年。


我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工作、生活,把这里当成家,把专业当成情人。每当我骄傲地和别人谈起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数字人文在研究什么、有多好,都感觉不是在说专业,而是在说我在伦敦的青春。每当夜幕降临,我从图书馆返家,午夜Strand街上的一束束红色折射出我对这个城市的憧憬、古老与现代、喧嚣与宽容。 


不管走到哪里,总有朋友问我什么是数字人文。数字人文可以被归纳为两个问题:我们如何了解无法了解的知识?我们如何推测未知的信息?


数字人文是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学科,由于人文学宽泛广博的特性,一般不适用简单的文字表述和界定。在西方,数字人文并不是“数字”和“人文”的简单叠加,两者之间更不存在相互依附的关系。在古汉语描述中,“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概念,《周易·贲彖》有言,“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说天文是天道万物的自然运行规律,人文则是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衍生的文化、道德、伦理、宗教等文化精神产品。在古汉语解释中,人文不与某一具体学科相连接,也不会与科学计算相连接。今天的人文学科被简称为“人文学”,这来自拉丁文,“人文”字面上含有“人性、教养、教化”的意思,学科科目包含哲学、语言修辞、历史、数学等,现代人文学科通常被界定为“具有人文评价和哲学思辨的学科研究”,并具有典型的历史要素特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发展普及,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进行学习、研究、发明、创新的学科“数字人文”应运而生。数字人文通过更智能的工具方法,帮助人文学者提出、重新界定和回答人文领域的问题。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由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建于1829年,是世界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以其优质的教学科研实力享誉世界,2017QS综合排名世界第21位。学校下设艺术人文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国王商学院等十个学院,开设近200个专业,在校学生超过20000名。艺术人文学院(Faculty of Arts & Humanities)成立于1989年,是全英最前沿的人文科学学术机构之一,学院提倡多样化的学科及课程设置,涉及人类文化及历史的广泛学术领域,目前共有在读学生4828人。数字人文系(Department of Digital Humanities)是艺术人文学院的下设系所,是目前世界上在数字人文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声望的学术机构之一。该系致力于探索前沿科技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可能性,通过联合英国内外不同学科的学术伙伴,相继开展包括艺术文化领域移动应用发展、数字公民赋权等超过30项重要研究项目。


KCL数字人文系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数字人文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期,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在艺术和人文学科中应用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大学之一。2002年,数字人文系正式成立,拥有数字文化与社会中的数字媒介、数字方法与数字设备的发展、数字社区参与的平台与渠道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数字人类(Digital Human)作为核心视角,在理论、研究方法及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推动大数据研究,包括通过档案构建原始数据库(EHRI),与牛津、剑桥等大学共同开展历史与人文研究,以及推动公共政治参与、争议性知识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文研究,为人文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方法。数字人文项目是数字人文建设的关键,一般具有六大特征:面向主题(Subject Oriented)、关注本体(Ontology Focused)、基于数字仓储(Digital Repository Based)、跨学科整合(Cross Disciplinary Integration)、多机构协同(Collaboration between Multiple Institutions)、持续性开发(Long-term Development)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Department of Digital Humanities, 简称DDH)是英国文化、媒介与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科研评估研究能力(research power in 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排名第一的专业,专业涵盖本科到博士,另有数字人文实验室(Digital Lab)。本科阶段设立Digital Culture(数字文化)专业,硕士阶段有五个专业:


  • Digital Humanities MA 数字人文研究(硕士/博士课程)

  • Digital Asset & Media Management MA 数字资产媒介管理(硕士课程)

  • Digital Culture & Society MA 数字社会、文化(硕士课程)

  • Big Data in Culture & Society MA 大数据与社会、文化(硕士课程)

  • Digital Curation MA 数字策展(硕士课程) (两年制项目,一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另外一年在柏林洪堡大学)


KCL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


目前DDH的研究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


1. 文化生产与创新型经济:数字技术对支持人文学术的机构(如出版社和图书馆)的经济和组织的变革作用;构建和研究诸如众包等新形式的文化生产。


2. 数字文化和日常文化:网络政治研究,如从黑客攻击到抗议活动的虚拟空间,移动数字文化,大型社会数据。


3. 记忆和知识环境:图书馆、档案和手稿研究;新型数字资源的创新实践(规范材料,文化形式创新);数字作品在编辑理论、数字制作和知识表示方面的理论影响;资料策划;国际编码和元数据标准(如METS,TEI和“伦敦宪章”)。


MA DDH 数字人文硕士专业主要特点


  • 这个项目在世界领先,具跨学科性,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出版、开放软件和内容创作、数字文化遗产、人文/文化环境和地图、应用程序和Geoweb等多领域研究;


  • 该项目拥有和数字媒介和文化批评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机会;


  • 通过可选的实习模块,学生可以直接访问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和媒体机构;


  • 硕士项目可以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多媒体和新媒体公司,网络公司,出版社以及伦敦和海外的网络商业。


数字人文方法论


究其研究范围,数字人文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对电子信息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和表达,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媒体来影响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对计算方面的知识有何贡献。典型的数字人文学术部门包括技术人员以及在数字媒体方面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学者,这些部门经常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合作研究项目。


基于方法论,数字人文被归纳为利用知识产生、分散、收集的手段对人文学科进行补充。约翰·昂斯沃什将这些活动归纳为发现(Discovering) 、注释(Annotation) 、 对比(Comparing) 、参照(Referring) 、 抽样(Sampling) 、说明(Illustrating)和表示(Representing)等行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终身教授威拉德·麦卡蒂(Willard McCarty)认为这些原则上都可以归类为在已存客体与推测模型之间建模。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数字人文学者致力于将技术融合进入学术研究,例如文本分析、GIS、VR、互动游戏和多媒体等在历史、哲学、文学、宗教学或社会学等学科的应用。


数字人文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以与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相媲美。它包含了各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专家:传统艺术和人文(历史、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考古和音乐等),电子出版物和计算分析,项目设计和可视化以及数据存储和检索。数字技术为从事文字、视觉多媒体内容的学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DDH项目研究数字人文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探索通过建模、策划、分析和解释人类文化表现方面的作用形式。


数字人文领域的智慧数据


  • 文本编码标准(TEI)、电子编辑与出版

  • 数字文学

  • 人文文本分析与挖掘

  • 多媒体搜索中的沉浸与虚拟环境

  • 3D图像技术与激光扫描技术

  • 数字图形设计

  • 信息美学

  • 计算机游戏与人文

  • 人文领域的超级计算

  • GIS高级应用

  • 数字仓储

(参考:美国人文基金会数字人文办公室资料)


数字人文的目标之一是了解学术文献,不仅是课本和论文,还包括多媒体、元数据和静态环境的融合——一个动态的叙述文将不再像一个线性的叙事。当前,数字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社会方面,这与学科体制转变的缓慢进程有关。在智力上,这与对非语言类的知识客体缺乏认识有关,比如非语言类知识如何能被长期保存的问题。在文化方面,数字人文的思想与当前在文化中使用的工具(如多媒体、纪录片、交互式游戏、其他可视化的媒体)的低下地位冲突。数字人文领域的重要学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数字知识客体的理解和保存。


由于数字方面的交互性与学术性,学者们特别关注其开放标准以及能够为人文科学的学术需求提供长期、通用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依靠一种特定的工具为一个独立的项目中的特别任务编写专用程序。数字人文吸收某一专题中已经存在的知识,以及现存可用的和可被定制的工具来构建解决方案,并与开源社区共享。


数字人文的创新性往往充满着实验性。它强调思考与实践的同步,循环往复,不断迭代,“想”和“做”的不断融合。“现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永恒状态。”身处“现在”的我们,无论是经历、观察还是记录、反思,亦不过是加深对当下处境的理解,并期待在点触中浮现的未来面庞。而“01”,正是我们选定的起点。



包晗,京籍镶黄旗蒙古族,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博士在读,研究课题Crowdsourcing and Citizen Journalism。初学新闻,现居英伦,自读书不求甚解,偶痴迷冷僻学问,闲来舞弄绘画摄影,业余尝试各式体育。世界之大,山河俊美,时刻怀有四处游荡之心;饕餮大王,美食痴客,一日无肉便觉有气无力。蒙古皇室风范,格格家世传奇;镜花缘里奇门轶事,大数据现开源地图;逍遥游蜩微弱不羡大鹏高远,投资学藏智慧四两可拨千斤。苦难人生路无惧无怨,历尽艰辛磨难唯心觉悟,漫漫象牙塔执着无悔,追求灵魂飘逸精神自由;包旖齐物稷下丘,晗岚逍遥洛水愁。


END


主编 / 徐力恒

责编 / 顾佳蕙

美编 / 张家伟


零壹Lab

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

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